分析甘蔗收割机推新换代后的应用

2011-12-28 | 发布者:高鹏 | 来自工程机械在线

时值冬日,甘蔗收割机正式大展拳脚的时候。八桂大地随处可见一望无际绿色的甘蔗林,郁郁葱葱,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时值冬日,甘蔗收割机正式大展拳脚的时候。八桂大地随处可见一望无际绿色的甘蔗林,郁郁葱葱,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橘红色的甘蔗收割机很是给力

橘红色的甘蔗收割机很是给力


  工人们操作由南宁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利用萃智(TRIZ)创新方法理论自主研制的第三代甘蔗收获机和剥叶机,仅花半小时左右就能砍下一卡车的甘蔗,还一次性完成了收割、剥叶等工序,实现了甘蔗收获环节机械化,解决了机械收割甘蔗的技术难题。


  通过创新方法在企业产品研发中的应用,五菱桂花公司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加快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为建成国内甘蔗机械产品研发、生产最大基地和出口基地打下了坚实基础。


  创新是人人都具有的一种能力


  在普通人眼里,创新是一件很复杂而且艰难的事情。然而,五菱桂花公司科学技术协会秘书长何浩却认为,创新理论和创新实践都证明,创新能力是人的一种潜能,是人人都具有的一种能力,而且这种能力可以经过一定的学习和训练得到激发和提升。事实证明创新和其他活动一样,也具有自身一套内在的规律和方法。


  萃智理论是由根里奇·阿奇舒勒通过对250万份发明专利的分析研究,总结归纳的一套发明创新理论。该理论总结了企业产品发展进化的客观规律,提出了一系列分析、解决问题的具体流程和方法,指导人们创造性地解决实际科研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萃智理论被称为创新的“点金术”,曾一度在前苏联的军事、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苏联解体后,萃智理论逐步传播到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成为一套解决新产品开发实际问题的成熟理论和方法体系,在全世界广泛应用,创造出成千上万项重大发明,为知名企业取得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中,韩国的三星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引入该理论后,在4年的时间里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并对产品进行进化预测,建立专利保护,创新项目达到上百个,一跃成为行业的“领跑者”。


  目前,萃智理论广泛应用于工程技术领域,并已逐步向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生物科学等其他领域渗透和扩展。2008年4月,我国开始推行萃智理论,教育部部属高校、央企及广东、天津、江苏、重庆、四川等众多高校、企业和省(区)已先行一步开展推行工作,并取得了显着的阶段性成果。


  一种全新的思维让人豁然开朗


  如何适应企业规模逐渐壮大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对企业创新提出的更高要求?怎样对甘蔗机械产品进行改进和技术创新?如何攻克急需解决的甘蔗收获机刀盘切割方式导致甘蔗破头率高、甘蔗收获机横送机构滞留甘蔗叶、剥叶机剥叶机构剥叶不干净等主要技术难题?


  五菱桂花公司是国家定点生产手扶拖拉机的大型骨干企业,是国内生产手扶拖拉机品种最齐全的厂家之一,在引进萃智理论之前,原有的创新能力较弱,曾面临着一系列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2009年,“广西创新方法进百企行动计划”的启动给五菱桂花公司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契机。


  自2009年始,由广西科协等实施的“广西创新方法进百企行动计划”计划用3—5年时间,对10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民营中小企业开展创新方法培训,协助企业研发人员利用创新方法知识库和专业软件进行创新问题的设计研究,推进萃智理论在企业的应用,帮助企业开发产品、创新技术、改善管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广西第一家创新方法试点单位,五菱桂花公司承担起了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发挥试点示范作用的重任。


  萃智理论导入后,五菱桂花公司针对自身新产品的开发,挑选技术骨干成立甘蔗机械研发项目组,开展对第三代甘蔗收割机的技术创新。在技术攻关时,项目组的研发人员通过采用萃智理论,研究分析,寻找矛盾,查询专利数据,选择解决方案。对原有产品进行改进,完成了第三代收割机整体设计方案。形成方案后,企业立即进行了专利申请,并成立研发小组,进行多次测试、试验、小批试样,最终完成了现在的新一代甘蔗收割机。


  从2002年开始,五菱桂花公司开始研发甘蔗收割机,从研制到第一代产品问世,花费了近7年时间;而第二代产品也花费了3年时间;到第三代时,运用萃智理论,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


  “一种前所未有的创新思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高效的解决复杂问题的全新途径,让人豁然开朗。”主要参与研发过程的工程师张春宇这样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五菱桂花公司总工程师黄相山认为,萃智理论的魅力重在高效、周期短、投入小、收效快,能切实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将创新方法在企业产品研发中的应用,企业突破了甘蔗断头等甘蔗收获机械普遍存在的三大技术瓶颈问题,设计制造出第三代甘蔗收割机。

工程机械在线 CMO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Construction Machinery Online. All Rights Reserved